1、E連的組成
托科阿營地
1942年7月—12月
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第506傘降步兵團E連的官兵來自全國各地,具有不同的背景。有的是農夫,有的 是礦工;有的是山裏人,有的是南方人的子弟;有的一貧如洗,有的出身於中産階級。, 一位來自哈佛大學,一位來自耶魯大學,兩位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。原本是軍人的只有一位,來自國民警衛隊或預備役部隊的也僅有幾位。可以說,E連的成員 原本都是老百姓。
##CONTINUE##
他們是1942年夏天走到一起的,當時,歐洲人已經打了3年。到1944年暮春,他們已經成爲一支優秀的空降兵連隊。D日淩晨,在E連的第一次實戰中,他們一舉殲滅了位於猶他海灘的一個德軍炮兵連,繳獲了4門105毫米的加農炮。該連領先進入卡朗唐,遂在荷蘭作戰,堅守了巴斯 托涅環形防線,在突出部戰役中率先進行了反擊,參加了下萊茵之戰,並攻佔了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的鷹巢。該連先後有200多人次傷亡。在其戰鬥力最強時,1944年10月在荷蘭,以及1945年1月在阿登高原,該連都表現得與世界上最精銳的步槍連隊一樣出色。
戰爭結束後,E連解散,大家各自回家。
E連是在佐治亞州的托科阿營地組建的。全連140名士兵和7名軍官儘管來自四面八方,但有幾點是共同的:都是一戰以後出生的,很年輕;全連都是白人,因爲美軍在二戰時期實行的是種族隔離制;除3人外,均未結婚;大多數在中學時都打過獵,當過運動員。
他們的價值觀與衆不同。他們都注重健康的體魄和嚴格的逐級服從,都很看重自己作爲精英團隊一員的身份。他們是理想主義者,渴望投身於一個爲某種目標而奮鬥的集體之中,成爲其中的一員,積極努力,真誠相待,親如一家。
他們說自己是沖著傘兵生活的刺激性和傘兵的特殊津貼(士兵每月50美元,軍官每月100美元)而自願當傘兵的。但其實,他們之所以自願從飛機上往下跳, 完全是出於兩大原因。一是–用羅伯特.雷德的話來說–“想要比別人強”。他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獲得了和理查德.溫特斯一樣的體驗:不是像有些人,就如他們在徵兵站和訓練營看到的那樣,常常找些藉口在軍隊裏混日子,那沒意思;而是豁出力氣幹,感覺好得多。他們希望自己不辜負在軍隊裏的日子,把它變成一種學習的過程、成熟的過程、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。
二是,他們知道自己是要去打仗的,他們不願和那些疏於訓練、害怕吃苦、缺乏鬥志的應徵入伍者爲伍。他們情願去當傘兵,在進攻中擔任突擊隊而不願當普通步兵,因爲普通步兵中有一些人連身邊的人都不能信任。真正打起仗來,他們希望身邊的戰友個個是英雄好漢,而不是膽小鬼。 大蕭條時期,他們吃盡了苦頭,身上都有那個時期留下的傷痕。他們中有許多人在缺吃少穿中長大,沒有小汽車,甚至連收音機也買不起。或是由於大蕭條或是因爲這場戰爭,他們不得不中斷學業。
##CONTINUE##
“不過,儘管如此,我還是很愛我的國家,現在依然很愛。”48年後,哈裏.韋爾什說道。無論生活對他們多麽不公,他們都沒有對它失望,沒有對國家失望。
他們是帶著一些正面的影響走出大蕭條的。他們學會了自食其力,適應了艱苦的工作,習慣了服從命令。通過體育運動和打獵,他們具備了自尊和自信。
他們知道自己正步入巨大的危險,明白將付出很多。對於不得不把青春年華犧牲在一場強加給自己的戰爭上,他們感到怨恨。他們想打棒球而不是甩手榴彈,想參加小口徑步槍射擊運動而不是使用M–1槍。但是既然碰上了這場戰爭,那就得全力以赴把兵當好。
他們選擇當空降兵倒不是因爲對空降有多少瞭解–其實他們只知道這是個新玩意兒,且都是自願參加的。有人告訴他們當空降兵的體能訓練要比他們見過的艱苦得多,比陸軍中任何其他部隊都苦。但是,這些年輕的雄獅卻鐵了心。他們盼著訓練結束時體魄能更加健壯、意志能更加頑強,盼著今日訓練場上的隊友能成爲明日戰場上的戰友。
卡伍德.利普頓回憶1942年夏天的情景時說,“大蕭條過去了,我就要開始新的生活了,這種新生活將在我身上産生深刻的變化。”不錯,對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是這樣。
來自芝加哥的赫伯特.索貝爾中尉是E連的第一任連長,他的副手(副連長)是來自加州北部的克拉倫斯.赫斯特少尉。索貝爾是猶太人,城市裏長大,入伍前在國民警衛隊任職。赫斯特原先是士兵,在候補軍官學校授的銜。連裏大多數正、副排長都是候補軍官學校畢業後新提拔的少尉,其中有:賓州來的迪克.溫特斯,加州一個跑馬場來的沃爾特.穆爾,耶魯來的紐約市人劉易斯.尼克松。還有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後備軍官訓練隊的S.L.馬西森。在E連的軍官中,索貝爾年齡最大,28歲,其他的都不超過24歲。
E連和D連、F連及營部一起構成第506傘降步兵團第2營。營長是羅伯特.斯特雷耶少校,30歲,來自預備役部隊。團長是羅伯特.辛克上校,1927年西點軍校的畢業生。506團是支試驗型部隊,是第一個全團一起進行基本訓練和跳傘訓練的傘降步兵團。一 年以後,它將配屬被譽爲“嘯鷹”的第101空降師。軍官和士兵一樣,也都是跳傘的門外漢。當教練的有的僅比學生早學了一天。 原有的軍士都是陸軍。來自密西西比州的二等兵沃爾特.戈登回憶說,“開始時,我們對他們很尊重,因爲他們都佩有銀翼徽章,都是合格的傘兵。不過,嗨,他們也只是知道怎樣立正,怎樣向後轉,比我們強一點罷了;我們可都是新兵啊。可是到後來,我們就瞧不起他們了。他們根本沒法跟我們中升到下士、中士的人比。
E連中,最早來的是珀康特.弗蘭克、赫爾曼.漢森、韋恩.西斯克和卡伍德.利普頓。組建前幾天,E連就已滿員,共有132名士兵和8名軍官。組成3個排,1個連部。每排有3個12人的步槍班和1個6人的迫擊炮組。作爲輕步兵連隊,E連每個步槍班配1挺機關槍,每個迫擊炮組配1門6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。E連組建時的原班人馬中,在托科阿訓練營地堅持到最後的沒幾個。溫特斯說,“軍官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。你只要看上一眼,就知道他們不行。有的簡直是泥巴捏的,笨得連臥倒都不會。”想進第506傘降步兵團的也大都如此。500名候選軍官中只有148名通過了在托科阿的訓練;提出申請的新兵共有5,300 名,僅有1,800名訓練合格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這是Band Of Brother的小說
123
123123
123
123123
123123123
12312312
213123
1231231
12312313
123123123
test0127